11月12日,由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研究院、小约翰·柯布院士专家工作站(普洱)、普洱学院景迈山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老挝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绿色发展”为主题的景迈山峰会在景迈山举行。

普洱学院党委书记、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普洱学院景迈山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国云,普洱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普洱学院景迈山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田洋和薛敬梅、苏志龙、董雅洁等普洱学院景迈山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相关专家;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副书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局长张丕生,普洱市绿办副主任刀继民,普洱市碳汇中心主任黄显玲,普洱仲裁委员会/澜湄国际仲裁院常务副主任(副院长)段砚出席峰会。
耶鲁大学林业与环境研究院教授玛丽·塔克(Mary Evelyn Tucker)、耶鲁大学林业与环境研究院教授约翰·格瑞姆(John Grim)、美国拉文大学教授杰伊·琼斯(Jay Jones)、保加利亚科学院社会与知识研究所所长文森林·彼得罗夫(Vesselin Petrov)以及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治河,泰国格乐大学外事校长扎兰(JARAN MALULEEM),校长助理兼翻译秦韵光(NALAT CHINSONGKRAM),云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普洱仲裁委员会/澜湄国际仲裁主任(院长)陈云东,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数字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化标准化重点实验室主任高万林等中外专家作主题学术演讲。
胡国云代表普洱学院对参加峰会的中外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选择景迈山为研究参照案例的价值考量和区域文化特点,也表达了普洱学院与各位专家共同描绘构建“地球家园”的美好愿景。他说,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大家能够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增进情谊、汇聚力量,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多更科学方案。
张丕生介绍了景迈山以保护为基础探索茶文旅融合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以及景迈山古茶林保护与管理现状。他说,绿色发展是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千百年来,普洱景迈山各族人民秉承“敬畏自然、保护山林、守护茶树”的朴素生态价值观,在生态价值转化方面树立了标杆、成为了典范。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恪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精神,按照“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守正创新,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并以此次峰会为契机,加强交流合作,聚焦清洁能源新方向,注入绿色发展新动力,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同时,也期待与在座的国内外专家深化合作,为保护景迈山,守护地球家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景迈山方案、贡献景迈山智慧。
专家们以时代为观照,以景迈山为案例,围绕人类应该如何共同努力、并肩前行,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探讨了如何增强生态系统的社会经济与生态原动力,实现人类可持续繁荣发展等问题。


在景迈山,专家们通过对古茶林和古村落的考察,见证了景迈山这一“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茶叶天然林下种植方式的起源地”“人类农耕文明的奇观”。